文/嵇安奕 李华昌(青岛农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情境,亟待研究将视角聚焦在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前端即机会开发过程。本文遵循协同演化思想,探查了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社会建构过程,提出包括四环节和三要点的路径脉络,总结演化规律和保障条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提升网络创业的质量和高校创业管理教育的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情境,亟待研究将视角聚焦在大学生网络创业过程的前端,运用建构主义和协同演化理论,分析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社会建构过程,揭示路径演化规律和优化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提升网络创业的质量,更有助于丰富大学生创业研究成果、提升创业管理和教育水平、增强大学生创业活动对经济社会转型的贡献度。
开展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在于:(1)聚焦创业机会开发这一创业核心主题,将大学生创业研究从活动表征的考察,深入到行为缘起的探寻,挖掘大学生网络创业现象背后机会开发的动态逻辑,为解答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可能;(2)立足建构主义视角,关注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社会互动过程,将创业机会开发与资源等创业要素有机整合,揭示整个过程的协同演化规律,并提炼出路径优化方案,从而廓清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社会建构过程“黑箱”;(3)嵌入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独特情境,将大学生创业研究推进到个体行为研究的微观层面,挖掘机会开发和资源整合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水平的解决方案,揭示大学生创业的价值实现机制。
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1)有助于指导大学生的网络创业实践。如何把感知到的机会转化为实际创业行动,对大学生的认知和能力都提出了挑战,本课题总结的机会开发与资源整合的协同演化规律,有助于指导大学生创业者更好地发挥创业精神与技能的作用。(2)有助于指导创业环境的健全。大学生创业已经受到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关注,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网络创业活动更好地符合国家诉求方面,本课题提炼出创业宏观系统与适应性主体之间的作用规律,有助于提高创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3)有助于指导网络创业教育的发展。网络创业对大学生创业者素质、技能和理念等都提出了新要求,本课题积累的创业典型案例和代表性数据分析结果,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培养的理论基础,丰富创业管理教育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推动管理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研究评述
1.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现状与趋势
网络创业是在信息化背景下涌现出的新型创业方式,大学生作为一群年轻的创业主体,在网络创业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当前国内外学者围绕大学生网络创业主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方式研究。Daly(2001)较早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概念,之后的学者陆续将大学生网络创业集中在以下几种形式,如网上开店、创办网站和网上自由职业等多种形式。针对中国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活动,Millman和Li等(2010)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方式网络创业在组织形式和效果上存在差异,并从网络营销环节,对网络创业方式进行了细分。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作用研究。基于创业与就业的密切关系,不少学者认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尤其对于中国高校而言,引导大学生投身网络创业成为不少高校的重要教育内容(赵静,2012)。一些学者通过调研访谈,总结了当前中国大学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和问题(苏益南等,2009)。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保障研究。创业活动的成功率离不开外部条件的保证,为此,国内外学者分析了提高大学生网络创业质量的影响因素,Dabbagh等(2006)以及侯普光和敬春菊(2012)等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创业活动的环境因素及其作用效果。新近研究开始探寻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技能结构和行为转化问题,一些学者立足中国高校开展了实证研究检验。
2.创业机会开发研究现状与趋势
创业机会开发在创业研究中,是一个具有基础地位且富有挖掘潜力的焦点议题(Busenitz等,2014)。创业机会开发是通过配置资源、行动和投资使感知到的机会得以实现的过程(Foss等,2013)。创业的本质与个体对机会的评估和开发有关,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需要经过机会开发这个必要步骤才有可能创建成功的新企业。当前研究发现创业机会开发的实证分析结果并不统一,深层次原因在于存在“发现观”和“创造观”两种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创业机会是一种客观现实,后者则主张创业机会并不是早于创业者意识的客观存在,而是与创业者认知密切相联的建构过程。对此,Sarasvathy(2001)提出的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主张,为“发现观”和“创造观”的共存提供了可能。不过,Alvarez和Barney(2007)认为这两种观点无从比较,需要根据条件进行取舍。虽然尚无统一定论,但是这些观点的碰撞,有助于创业机会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凝练理论创新成果。新近研究主张创业机会开发要从机会的感知、识别、形成、利用、评价和实现等众多概念进行厘清,挖掘创业机会开发的科学实质和独特属性,这对理清创业机会研究体系也很有帮助(Suddaby等,2015)。
3.研究不足与契机
但是,当前研究仍欠缺对以下几点基本问题进一步开展分析。①大学生网络创业活动的源起。目前研究多集中与这一行为发生之后的效果分析,欠缺对激发这一重要创业行为的要素体系和内在机理探寻。②大学生网络创业活动如何从意向转化为实际行为。研究认为,从创业意向到创业行为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现实也表明,不少大学生抱有网络创业意愿甚至想法,但是没有付诸实际行动。③特定情境下创业机会开发的实现路径。源于欧美国家实践的创业研究成果,并不能充分回答中国大学生创业的具体问题,研究亟待从中国情境嵌入下对大学生创业开展总括性研究,来凝练具有一定原创性的学术成果。
综上所见,开展中国情境嵌入下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机会开发研究,对充实创业理论研究和提高创业教育水平十分必要。本课题以机会开发作为核心线索,基于大学生网络创业过程,为关键要素之间建立一个整合框架,深入挖掘和揭示大学生创业者如何决策、新事业如何创生等大学生创业的本质问题,有助于通过新知识的发现推动大学生创业研究的理论创新。
三、路径脉络
1.总体导向
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研究和实践的总体导向是:瞄准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的前沿,以中国情境下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网络创业机会开发作为研究焦点,从创业团队和资源两个关键要因的识别出发,按照跟踪式案例研究与多轮次大样本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设计,考察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实现路径,揭示机会开发路径的内在机理,构建和检验基于中介效应的动态过程模型并提炼路径优化方案,解答大学生网络创业发生和作用机制的本源和方向问题,以紧扣中国大学生创业情境的基础性研究来丰富创业理论、指导中国大学生创业者实践。
具体而言,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包括四个基本环节。第一,剖析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独特属性和内部结构,揭示开发阶段之间的动态联系和演化机制,为从创业机会视角深化大学生创业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归纳创业团队和资源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搭建驱动机制模型,为大学生创业者能动性来源提供支撑。第三,总结创业学习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探讨认知与行为对创业机会开发的传导机制。第四,提炼大学生网络创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探寻情境嵌入下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价值实现规律和对策建议,为提升大学生网络创业成功率和贡献水平提供参考和指导。
2.基本环节
第一,立足中国高校大学生的现实情况,提炼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内涵体系和实践现状。这部分具体包括两项工作,首先梳理和整合国内外有关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理论文献,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内涵、类型、属性等进行理论层面的概括,注意吸收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为开展中国情境研究做铺垫。其次是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基于不同类别的高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不同行业的创业类型,开展调研考察,以期较为全面地把握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实水平和特点。
第二,基于Timmons的创业三要素模型,挖掘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驱动因素。“创业教育之父”Timmons提出的经典模型认为,创业是机会、团队和资源三个核心要素的动态匹配过程。根据这一框架,本部分将重点分析团队和资源要素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驱动作用,具体而言,将从机会开发的阶段性入手,按照团队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两个属性、资源的有形和无形类型,来探索影响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动因结构,以期回答促使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关键要素及其内在结构是什么。
第三,借鉴教育视域中有关学习行为的理论成果,分析大学生网络创业行为转化机制。大学生网络创业从创意的生成到创业组织的建立,中间会经历一个学习过程。为此,这一部分将在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学习和行为理论视角,分析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如何实现行为的转化。具体而言,首先梳理行为转化的阶段,其次剖析转化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比较和评析行为转化的有效路径,从而提炼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行为背后的内在规律,回答创业行为如何实现、为什么有的大学生有想法却不去做等基本问题。
第四,运用制度理论三维度分析框架,提出促进和优化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水平的对策方案。这部分内容将在前两部分研究基础上,从制度理论中认知、规范和规制建设三个角度,整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网络创业以及提高大学生网络创业成功率的措施建议,例如校园创业氛围的营造、激励措施的构建、产学研组织的结合等,为高校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制定的参考。
3.关键要点
首先,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阶段性和动态过程。如何理清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内部结构,提炼开发过程包括的主要阶段,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并构建开发阶段的动态演进模型,是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和开展实证研究的重要前提,是本项目拟突破的首要重点和难点。虽然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阶段被普遍认可,但网络创业机会开发本身仍是理论“黑箱”,其内部机理亟待进行充分解析。为此,本研究计划在系统归纳已有创业机会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机会的创造性理论,通过对典型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以及动态跟踪新企业生成之前的创业者行为变化,提炼出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过程的基本阶段。同时,还要考察知识等要素的影响,据此构建兼具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理论框架。
其次,创业团队和资源对机会开发的作用机理。如何揭示创业团队和资源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机理,识别并验证之间的内在影响,进而构建科学反映团队、资源和创业机会开发之间关系链条的规范模型,从中提炼出大学生网络创业发生机制,是本项目拟解决的重要问题和难点所在。本研究依据建构主义和创业学习理论,在系统的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工作基础上,选取大学生网络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扎根研究和大样本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考察个体和环境、决策和规制等多层面变量,揭示交互作用的表征和结果,并提出优化方案,构建多要素动态性的整合研究模型。
最后,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与价值创造的演化机制。如何推动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向创业行为的转化从而创造新价值,是研究机会开发的应有之义。在那些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且前景良好的机会中,为什么有些会夭折而有些得以启动并获得成功?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价值实现的程度在环境、社会和经济各方面是平衡的吗?原因和优化对策又是什么?这都是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研究立足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情境,以区域、产业、组织类型、成长阶段等为标准,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和典型案例研究等方法,检验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与创业价值创造的关系,揭示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价值创造的重要问题。
四、保障条件
大学生网络创业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行为过程,这一过程的源起来自于机会、团队和资源等内外部多要素的驱动,但是,真正转化为行之有效的创业行为,还需要一个学习环节,这一环节顺利有效地进行,可以使得大学生网络创业行为得以有效地实施。识别并运用好驱动因素,合理引导行为转化过程,有助于催生更多的大学生网络创业,并保证创业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因此,遵循上述观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机会开发路径,离不开三保障条件。
其一,在起点端,注意激发影响大学生网络创业机会开发的关键要素,关注要素间的动态匹配性,以期整合出较为系统的驱动因素,揭示这一现象发生的背后动因。其二,在转换过程中,通过动因分析,找出创业从想法诞生到付诸行动的发展过程,基于阶段性和动态性,梳理转化机制,解释行为何以发生以及不同行为发生的背后逻辑。其三,在终点段,以前面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基础,从认知、规范和规制三个角度,梳理和构建优化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对策方案,为提升这一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 必赢线路检测3003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