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巍 程艳 张柳(武汉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目前,国内外对于“院士经济”的涵义还没有明确的界定。通过研究分析各地发展“院士经济”的目的和实践经验,我们认为院士经济是各地方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以院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抓手,以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集聚创新资源,培育科技创新团队,突破关键技术制约,促进地方自主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形式。
一、发展“院士经济”的重要意义
“院士经济”正在成为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湖南、上海、河北等地方发展的一股新潮流。地方政府秉着“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出面牵线搭台引进院士,充分发挥院士的技术引领作用和对产业的强大集聚效应,使其与当地产业实现碰撞,产生火花,将把院士“才”富变成地方财富。在当前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经济环境下,“院士经济”已成为这些地方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对促进地方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力发展“院士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院士经济”不仅可以给地方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产生巨大的产业集聚效应,使“院士经济”成为地方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各地方应充分发挥院士的品牌效应,将高层次人才、产业链有关企业、资本,甚至国家的战略布局都集聚起来,使之协同创新,从而产生“裂变”效应,实现新兴产业的集聚与突破,实现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二、各地发展“院士经济”的实践经验
(一)发挥院士的高端“智库”作用
1.经验分析
地方政府邀请院士组成咨询委员会,或采用座谈会形式邀请院士到当地产业集聚区,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企业科技骨干展开现场面对面咨询,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把脉问诊。
2.典型案例
2017年11月4日,浙江绍兴市组建院士咨询委员会。第一批咨询委员会成员中,有1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2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籍贯是绍兴的院士有19位。院士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深度挖掘院士的高端智力资源,为绍兴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服务。院士咨询委员会30名成员的选取,综合考虑的是将绍兴的发展战略和与院士的专业特长有机结合,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等。
2017年5月,在广州市东方宾馆举办了“中国制造2025广州战略研究”院士咨询座谈会,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率队的十余名院士、专家与广州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在广州的具体实施。同年9月,在广州无线电集团主办的“2017新一代信息技术院士高峰论坛”上,孙家栋、方滨兴等9名院士齐聚羊城,为广州将重点扶持的信息产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脉问诊。
(二)成立院士集聚园区
1.经验分析
通过建设低容积率、高绿化率、人性化、花园式的办公园区,结合本地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重点产业布局,引进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行业高端人才,成立院士集聚园区,实现“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产业优化”的连锁效应,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2.典型案例
青岛国际院士港聚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计等领域,主要引进国际高水平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外籍院士)以及博士创新创业团队,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全球首创的院士集聚园区。截至2017年10月院士港累计签约院士达到72名,其中外籍院士47名,占6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王玉田院士等国内国际知名院士先后签约入驻,正在形成高端人才和优势产业集聚“高地”。青岛国际院士港通过院士引领的创新创业活动,集聚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创造出千亿级产业集群。
(三)院士董事长创新创业“挑大梁”
1.经验分析
作为科研创新“国家队”,院士们是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的拓荒者、引路人,同时,越来越多的院士将深厚的学术功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亲自披挂上阵,在市场搏击,领衔创办企业,冲锋在创新创业的第一线。
2.典型案例
江苏省就有多名兼任企业董事长的院士,他们走在创新创业最前沿。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博导、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昌文,在2002年带领单位全体职工完成改制,挣脱事业单位体制的束缚,在商海中搏风击浪。现在,企业已拥有了11个子公司,年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成为了集技术服务、科技开发和新材料生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国内建设领域规模最大的省级科研开发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荣兼任南京南瑞继保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沈国荣带领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创建南瑞继保,公司销售收入在10余年间增长百余倍,成为了电力保护控制行业全球前五强,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主网架、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一系列大型火电、水电、核电等国家重点工程。
浙江电渣核材有限公司由向大林院士2011年领衔创办。向大林院士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该公司用向大林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技术,突破了高端大锻件生产的技术瓶颈,很好地取代了进口产品,并显著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清除了障碍。
(四)与院士专家团队签订合作项目
1.经验分析
与少数院士亲自创办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相比,更多的院士团队采取的还是将自身科技成果与企业合作,通过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典型案例
浙江多名院士专家与企业签订合作项目,助力企业发展。例如,浙江贝达药业与孙燕院士合作,研发出小分子靶向抗癌药,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并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先后与6名院士展开合作,完成新产品研发11项,技术改造32项,成果转化1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项,间接或直接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4.5亿元。
上海市院士专家团队与中小企业深度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7年3月,上海已建成院士专家集中服务机构200余家,涉及院士专家1000余名,服务覆盖2万多家中小微科技型企业,院士专家团队合作项目1030项,帮助企业开发关键技术2390项,申请专利510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114个。
福建已把邀请院士到地方参观和洽谈作为一项常态化的组织活动。据公开报道,2001年以来,应邀赴福建参加活动的院士3200多人次、专家15300多人次,带去项目6110项、签约523项、承接技术难题489项。
(五)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作用
1.经验分析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设立有助于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和业内影响力,帮助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带动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典型案例
浙江省温州市地方政府部门围绕企业创新需要,力推在相关行业、重点企业和产业集聚园区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主体包括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温州大学等高校、温州市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及浙江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涵盖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新材料等众多产业,推动构建并完善了科研资源和产业资源对接机制,大大优化了温州的创新环境。
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于2016年,借助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平台,在院士专家团队的指导和直接参与下,经历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过程,最终取得了“三星组合导航系统”测试成功等两项成果,企业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新、我特”的创新发展目标。
2016年12月15日,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的复方中药胆宁片获得加拿大卫生部门官方批准的上市许可证。胆宁片是该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研发成果,也是上海生物医药行业重点产品,其在加拿大的成功注册,标志着祖国的中医药国际化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2012年,在浙江省科协和宁波市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宁波中淳高科与中国工程院龚晓南院士共同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在龚晓南院士的指导下,中淳高科公司建立了若干专业研究室,建成建材行业首个新型预制桩技术工程中心,并配备了业内先进的实验、检测设备数百套,成为行业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研发水平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
(六)地方政府与两院(科学院、工程院)开展常态化深度合作
1.经验分析
地方政府层面通过与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签署协议,开展常态化深度合作已成为发挥院士作用的有力手段。
2.典型案例
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自2008年4月签定科技合作协议以来,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工程院多次组织院士专家,围绕浙江省转型发展的重大需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为浙江出谋划策,通过开展面对面咨询、学术交流和院士行活动,鼎力支持浙江院士专家工作站发展,为浙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重大贡献。2017年7月,双方共同决定签署新一轮科技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院省合作迈入新的阶段。
自2001年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以来,院市双方已围绕国家重要战略目标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依托院市合作机制,上海院士中心深化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组织科创中心战略研究,就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创新平台、重大战略项目及国际顶尖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等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了显著贡献。
2016年9月,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合作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院市双方将着眼于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目标,集中院市双方优势资源,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及深化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共同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怀柔科学城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七)依靠院士引领产业发展
1.经验分析
一个产业领域的院士,可以带动一个区域相关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初期,院士的引领作用尤为明显。
2.典型案例
素有创新之城美誉的深圳,也在产业发展初期借助院士力量。1999年,深圳引进了第一位院士——牛憨笨院士。牛院士出任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光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在他的带领下,深圳光电产业从无到有,迅速赶超了其他城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人评价说,“牛院士带给深大一个光电学科,推动了深圳一个光电产业。”
借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原创性成果,安徽诞生了国盾量子等一些进行成果转化的公司。同时,量子信息也被安徽列为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
三、各地发展“院士经济”的相关政策
目前,各地与“院士经济”相关的政策主要体现在院士专家工作站相关政策、院士引进及院士培养等三方面。
(一)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相关政策
2010年9月,中国科协印发了《中国科协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要以“需求为基础,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实效为根本”。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院士专家工作站3247家,其中,企业建站占比80.7%。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出台了相应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基本上都规定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服务内容、管理体制、支持办法等内容。例如,上海市规定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服务内容主要有: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服务、为企业人才队伍培养服务、为企业关键技术研发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四川省提出省内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院士工作站的指导和服务,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省直有关部门对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承担科研课题、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予以倾斜和支持;对工作站引进急需人才、组建创新团队等给予大力支持;对进站专家参与省部级优秀专家评选时予以优先考虑;对评估优秀、业绩突出的省级院士工作站,给予适当奖励。浙江省提出省直部门对工作站承担的科研课题、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在经费上给予倾斜和支持,所在地政府应加强对工作站的服务,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加大经费资助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工作站采取企业化运作,面向区域行业开展科技服务。
(二)引进院士的相关政策
各地引进院士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科研经费资助、住房、生活津贴及对依托单位的奖励补贴等(详见表1)。
表1 部分地区引进院士政策一览表
地区 |
具体政策 |
政策来源 |
浙江 |
绍兴市对柔性引进第二名以上院士的每增加1名院士每年补贴工作经费10万元。 |
绍兴《关于加强高层次科技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 |
引进培养在温州工作或创业的院士等人才,给予不少于1200万元的奖励资助。对院士等人才,奖励一套住房。对引进院士等人才的企事业单位,给予60万元的奖励。 |
温州《关于实施“人才新政十条”推进领军型人才团队建设的意见》 |
|
深圳 |
每引进一名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给予单位10万元~200万元的奖励补贴。 |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河北 |
全职引入的院士,10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200万元安家费补贴,每人每年20万元特殊生活补贴。对签订合同3年以上、每年在河北累计工作3至6个月的院士,由省财政每年发放5万元特殊生活补贴;每年在河北累计工作6个月以上的院士,每年发放10万元特殊生活补贴。 |
河北省《关于进一步做好院士智力引进工作的意见》 |
江苏 |
苏州市“居留和出入境、户口准入、医疗服务”等九大类优惠服务。 |
《“智汇苏高新”高层次人才电子服务卡实施办法》 |
高邮市购房全额资助。 |
《高邮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办法》 |
|
泰州市100万元购房券。 |
《泰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强企”的若干政策意见》 |
|
太仓市住房补贴250万元。 |
《太仓市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法》 |
|
贵阳 |
引入的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享受住房补贴100万元,生活津贴每月2万元。 |
《贵阳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 |
四川 |
符合条件的,按照每人200万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家补助。 |
《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试行)》 |
(三)培育本地院士的相关政策
培育大量本地院士有利于增强地方发展“院士经济”的后劲,各地出台了形式多样的相关政策(详见表2)。
表2 部分地区培育本地院士政策一览表
地区 |
具体政策 |
政策来源 |
浙江 |
绍兴市自主申报入选的“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给予500万元奖励。 |
绍兴《关于加强高层次科技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 |
广东 |
向每名院士培养对象一次性提供100万元专项培养资金。 |
《广东省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 |
深圳 |
对该市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新引进的杰出人才,每人给予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奖励补贴,每培养一名两院院士给予培养单位500万元奖励。 |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广西 |
对入选“两院”院士后备培养人选的,自治区财政在培养期内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科研经费和科学团队建设津贴30万元。 |
《广西壮族自治区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
辽宁 |
实施“院士人选培养工程”,对已确定的人选进行滚动培养,所需资金由省专项资金支持。对引进和培养出院士的单位,省财政将给予2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
《关于实施“辽宁省院士人选培养工程”的意见》 |
河南 |
实施“中原学者”计划,3年600万人民币,发现、选拔、培养和造就一批院士后备人才。 |
《“中原学者”遴选及管理办法》 |
宁夏 |
“院士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期为5年,自治区按照每人500万元标准给予专项资助。 |
宁夏《院士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
四、发展“院士经济”的启示
国内一些省市探索“院士经济”的实践经验,给予我们如下几点启示:
打造“院士经济”产业园。加强与院士的产学研合作,鼓励院士创新创业,将院士们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打造“院士经济”产业园。吸引院士团队及其高端科技项目入驻“院士经济”产业园,实现“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产业优化”的连锁效应。
鼓励院士领衔创办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院士创办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开放协同、市场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从启动建设、运营管理、研发绩效等方面给予“全链条”财政支持。
与院士专家团队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地方政府要加强与两院(科学院、工程院)的合作,经常性召开院士座谈会,深入了解院士的需求,找准地方发展“院士经济”的痛点和短板。开展院士专家地方行等现场咨询活动,聘请院士作为地方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建立起专家咨询委员会或院士专家合作委员会等常态化合作机制。
实施两院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从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专项支持,打造培养本土高层次领军后备人才队伍。建立院士带培制度,鼓励为后备人才聘请院士作为指导老师,参与院士团队的重大课题研究。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科研、安居等方面出台更为优惠的院士引进政策,加强对院士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并充分释放各类政策对院士引进的叠加效应。对院士到当地设立研究院或产业化基地等重大项目,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做法,提供高品质、精细化的全程服务,使院士项目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快。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 必赢线路检测3003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