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德国引进高技术的国际经验

日期:2018-08-20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第八期pp.71-73

字体:【

  文/臧红岩(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当高技术产业迅速地在现代经济中达到支配的高度时,竞争和冲突注定会激烈地发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高技术问题越来越敏感。技术扩散的重要性日增、比较优势的任意性及军事安全的考虑,都使得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把保护其高技术产业放在优先位置上。美国在努力减少其工业专门知识的传出之外,还把知识产权保护置于贸易谈判之中,意图阻止本国比较优势的过快转移。而这与其他国家争取技术进步的愿望背道而驰。二战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联邦德国在引进国外高技术、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科技创新方面都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日本以“产官学”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二次创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利用各种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多边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逐渐走向自主创新,成为科技创新强国。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前半期(1956—1964年),日本共引进了2600多项新技术,平均每年引进新技术550项。其中,机械类最多,占58.4%,其次是化学类,占20.7%。但由于各企业急于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从原料基础到成品,几乎全部照搬外国技术,独创性成果甚少。在高速增长时期的后半期(1965年至70年代初),日本继续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这一时期,日本平均每年引进新技术迅速增至1350项,到70年代初更猛增至每年近2000项,随着技术的大规模引进,日本与欧美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

  1.“产官学”相结合的模式。日本政府成功找到了一种适合本国的模式,即“产官学”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引入、模仿、改进、再创新等方式提升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水平。其技术引进基本上是这样一条路径:进口设备—学习技术—吸收消化—改进提高—国产。这一模式被形象地比喻为“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即进口一号机组成套设备的目的是用来学习技术,从而使二号机组国产化。日本的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火力发电以及原子能发电成套设备的进口都是采取这种方式。20世纪90年代这一模式依然是日本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目前,日本很多国家级高新科学技术的研究创新项目仍然采用官产学的联合攻关方式。

  2.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日本的技术引进受到政策、法律的强烈影响。日本政府通过《外汇法》和《外资法》,对技术引进进行严格管理。日本政府通过严格审批制度引进设备,对引进的每个项目进行评估,有选择性地引进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设备,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日本企业从不轻易购买产品。在政府的主导下,1955—1970年不到20年间,支出将近60亿美元,几乎购买了西方半个世纪以来发明的全部技术。

  3.为本国企业模仿国外先进技术提供政策支持。对于技术引进项目,在审批时对其消化吸收时间作出限制。日本的科技创新主要是通过模仿迅速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企业大规模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专利,包括大型的生产线等,但不是仅仅停留在引进层面,而是进行进一步改造,从而使之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不断反馈,反复消化和吸收,直至生产线的产品被市场接受为止。因此,科技创新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即日本许多行业的专利技术都源自欧洲,但却通过日本企业的二次创新,使得拥有专利技术的西方企业在技术竞争力上却在日本企业之下。通过将引进的不同种类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促进国产化,采用从多个厂家订货以促使其相互竞争机制,使承包厂家也能不断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并加以改良,同时保护国内市场,发展生产能力,取得生产经验;对于发达国家市场,特别是对美国,日本则采取协调性进攻,赚取市场份额,直至把外国企业挤出市场。同时政府修订了日本的专利申请制度,为本国企业模仿铺平了道路;修订了专利认定的原则,由“发明”为准的标准调整为以“申请”为准,变更了专利认定的期限。日本以各种便利的方式开展了“专利外围战略”,为本国企业模仿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政策支持。

  4.政府对企业提供大量财政支持。通过补助资金形式来扶持重大科技研发创新,对重要产业急需发展的核心技术研发给予高额补贴,产生波及效应。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用于实验研究和开发等方面,政府通过减免税收的方式来支持设备折旧。对于企业开展的研究发明,采用低利率支持的方式,政府给予低于市场利率的信贷资金支持,来增强企业的研发动力。

  二、韩国注重获得完全的技术转让

  韩国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技术引进。1962年到1966年韩国技术引进总费用为4520万美元。随着经济规模的发展扩大,韩国技术引进的件数不断增加。1967—1971年技术引进总费用为21860万美元。1976年技术引进数突破100件,1982年技术引进数为300件,1986年超过500件,1975年达到1637件。引进技术总金额自1981年起超过1亿美元,1984年为2亿美元,1987年超过5亿美元,1988年达到676亿美元。韩国在坚持技术引进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主开发。1991年韩国政府拟定一项开发制造技术的五年计划,集中开发一些高技术产品:半导体、传感器、高清晰度电视、新一代传真机、新材料、光电子产品和智能机器人。韩国政府筹措42.3亿美元,其中向大学和公司的研究机构等拨款28.4亿美元,其余的13.9亿美元用于已开发出的技术成果的转化。政府对努力开发技术的公司给予减免税等鼓励,韩国通过技术引进,结合国内研究与开发,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低级化向高级化的转变,提高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和地位,本国经济得到迅速持续发展。到1992年,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730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300美元。韩国引进高技术的特点是:

  1.公开推行投标招标制。技术引进开发成功的企业做法是,从为数较多的投标者中择优筛选技术供应企业,如果在给予对方一定优惠待遇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以最少外汇买进先进技术而尽快把它吸收消化为自己的技术,即可确定为技术供应企业,并与之签约。同类技术的国外企业至少要选5到6家,才有足够的优选余地。韩国企业倾向于选择花费最小、技术吸收尽快的方案,而将获利最大置于其后。

  2.注重获得完全的技术转让。如韩国航空工业,就拟定了一套吸引外国技术的长期发展计划。韩国要求向其出售飞机的外国飞机制造商逐步转让技术,并保证购买韩国按照这些技术生产的飞机零部件。这样韩国发展航空工业不但不担心技术来源,也无需担忧产品销路。

  3.重视电子技术引进。韩国引进技术中电子技术比例最高。1961到1988年间,韩国共引进各种技术5443项,占引进总数的22.3%。韩国偏重从美日两国引进电子技术,在引进的1217项技术中,日本技术占53.7%,美国占34%。

  三、台湾地区在高技术领域谋求一席之地

  1987年5月,台湾地区制定一项新的“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确立高技术作为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方向。从那时起开始调整既有产业结构,加强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合作,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机械和信息两大支柱产业,限制发展高能耗产业。台湾地区还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提供工业发展指导,制定培训政策,资助技术革新等。

  台湾地区采取了双重策略来实现其目标。一是加强和扩大在高技术领域有重要地位国家的相互联系,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和采取各种刺激办法增加其作为高技术投资场所的吸引力,以此获得高技术,从而跨越先进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间工业技术差距。二是促进台湾地区企业在某些高技术领域具有自力更新能力。

  1.实行税收刺激办法。1984年《鼓励投资法》对科研开支大量减免税收,企业科研机构第一开支全部免税,为科研开发购置的仪器设备可以加速折旧,其中进口仪器设备可以免除进口税。任何高技术公司可以申请减免公司所得税,减免的税额相当于高出前五年峰值的公司额外科研经费的20%,但不得超过公司全部所得税的50%。

  2.在高技术产品市场中谋取一席之地。在高技术领域中挑出某些重点发展方向,以此获得可靠的竞争优势。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对向台湾地区的技术转让起到重要作用。到1984年底,与电子产业有关的每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几乎都在台湾地区开办企业。

  3.通过高技术企业相互影响和作用以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台湾地区当时主要有五种高技术企业形式。其中一种是通过对外国公司销售产品而参与的高技术产业,这类公司在熟练掌握某些专业技术知识后便开始转入高技术产品制造,并且这些公司大多同外国公司保持联系和合作,以确保可以持续获得技术和市场信息。

  四、德国引进高科技以进口专利和许可证为主要特征

  联邦德国是欧洲共同体内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技术最多的国家。联邦德国的产业政策并不像日本和韩国等在二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并实现赶超的国家那样清晰。德国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手段选择比较慎重,重视对产业组织的引导和优化,依靠市场竞争发展支柱产业和外贸产业,这是二战后德国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从1963年开始,联邦德国引进国外科技的规模很大,用于进口专利和许可证的开支高于日、意、法、英、美等国。到1980年,联邦德国用于进口专利、许可证的对外开支达24亿马克,高于日、意、法、英、美(分别为4.11亿、23.65亿、18.16亿、16.81亿和13.75亿马克)。

  联邦德国进口的专利和许可证高度集中在比重较高并需要提高竞争力的电器工业、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1981年,这些工业部门用于进口专利和许可证的开支达17.89亿马克,占当年联邦德国进口专利和许可证总值的82.9%。联邦德国在引进高技术的同时也输出技术,其对外贸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外商品贸易的发展。

  本文系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项目《若干重点国别科技创新合作战略研究》(编号:ZLY201729)的阶段性成果。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