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挥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日期:2018-10-18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第十期pp.15-17

字体:【

  文/郝君超(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世界研究型大学发端于19世纪初的德国,并在工业化背景下加速发展。按照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定义,研究型大学是指给研究以优先权、开展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并以拥有可观的研究经费来体现其核心素质和竞争力的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研究型大学建设推进不应是孤立的,需要同其他创新主体形成良性互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一、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充分认识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方向,需要参考国际经验,更需要立足本国国情,从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研究型大学与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做出了明确说明,“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教技2007[5]号)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功能进行了阐述,“研究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展自主创新、培育和发展先进创新文化、为社会提供强大有效的服务以及逐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2016年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求系统提升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的创新水平,增强大学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我国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既要通过高水平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在基础与前沿领域开展原始性创新,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知识供给;又要与产业、经济紧密结合,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技术源泉,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还要通过培育先进创新文化和提供高效的创新服务,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现状

  一是基础研究能力显著提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生产作用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30日的“科技三会”上强调,研究型大学要加强学科建设,重点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由于我国目前并未明确使用研究型大学分类,因此以原“211”及省部共建高校作为重要参考。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原“211”及省部共建高校160余所。近年来,这些重点高校年均出版科技专著数量保持在3000册以上,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专著总数的近六成,年均发表学术论文数34万篇,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论文总数的一半左右。

  二是注重创新人才培养,为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人才储备。科学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研究型大学有着丰富的学科设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及强大的学术研究能力,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具备优势。近年来,我国每年高等学校博士毕业生数量达5万人以上,其中研究型大学的贡献尤其突出。据统计,这些博士毕业生近七成进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成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三是加强与产业的联系,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源泉。研究型大学通过重大基础理论的突破,引导技术进步,成为企业重要研发合作伙伴,特别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日益紧密。2006年至2014年,我国原“211”及省部共建高校企事业委托科技经费占全部科技经费的30%~40%。技术转让合同数和专利出售项数成上升趋势,应用研究成果逐步增多,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日益活跃。

  四是通过大学科技园提供优质创新资源与服务,带动区域创新集群发展。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是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科技园要能够通过大学研究的知识溢出效应,为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提供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同时提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高质量的创新服务,促进区域高技术集群的形成和发展。2014年,我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200余家,其中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依托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15家,在孵企业数量为9972家,在孵企业总收入为361.2亿元。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逐年增长,并且各具特色,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进一步发挥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在充分认识我国研究型大学定位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借鉴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经验与做法,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发挥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1.注重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在功能及定位上的差异化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不同类型的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及定位不同。例如,多元化是德国大学体系的重要特征,德国大学体系由114所综合大学(以理工大学、师范大学和国防大学为主)、152所应用技术大学、49所艺术学院以及数十所州行政管理学院构成,这些高校不仅在教学、科研水平上呈现纵向差异,还在职能及定位上存在横向差异。

  我国大学在建设与发展中应当注重差异化和多元化,不能都朝着研究型大学一个方向发展,应充分发挥应用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作用,共同支撑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型大学主要通过在基础与前沿领域开展原始性创新,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知识供给和技术源泉,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应用型大学强调与市场、行业和岗位的紧密结合,主要任务是加强与产业联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供给以及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型大学主要发挥教育教学的功能,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人才储备。除原“211”及省部共建高校外,目前我国约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1000余所,这些院校一部分有着丰富的行业背景以及多年的技术积累,适合朝着应用型大学的方向发展,而另一部分与行业关联不强、技术积累薄弱的院校,则应当朝着教学型大学的方向发展。

  2.多层次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

  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及能力代表了一个国家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能力。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约为3500家,其中研究型大学329所,约占全部高校数的10%。英国共有高等教育机构近700所,其中由知名研究型大学组成的罗素大学集团和1994年大学联盟共有成员近40个,约占全部高校数的6%。2014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约3300所,其中原“211”和省部共建大学160余所,占全部高校数的不足5%。

  教育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提出,无论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还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都应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的学科。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应当以学科为基础,坚持多层次原则,形成梯度发展格局,在不同层面提升我国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能力。对于学科覆盖全面、研究实力强、研发支出高的综合性大学,应注重整体研究能力及竞争力的提升,争取率先进入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行列,发挥引领国家科技创新的作用;对于省部共建高校或省属重点高校,则应发挥它们在某一领域或若干学科的研究优势,发展成为具有特色优势学科的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3.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

  发挥科技资源在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作用,是国际的通行做法。美国采用国有民营的模式委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负责国家实验室的运营,如麻省理工学院与林肯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等,实现了科技资源优势互补,也从科技基础设施、实验条件、科研经费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研究实力。

  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对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支撑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对高水平大学及优势学科的支持力度,推动战略前沿领域创新突破;二是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一批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学中心,加强前沿科学领域和部分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创新基础能力;三是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管理、评价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