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太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区域创新是引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10月,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在京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31个省(区、市)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性评价与分析。总体上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基本形成,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新形势下,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面临新挑战,也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
一、新时代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分布呈现出新特点
作为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重要产出之一,《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是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连续性年度研究报告,已连续20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在新的发展形势下,2019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分布呈现出新特点。
(一)全国区域创新格局略有变化,广东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报告》显示,2019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1位,北京、江苏分列第2和第3位,进入前10名的地区还有上海、浙江、山东、重庆、湖北、天津和安徽。
从过去五年变化来看,2015—2019年在前10名地区中,广东创新能力提升步伐明显快于其他9个省(市),领先优势持续扩大;江苏、天津两地提升速度有所放缓,重庆进步明显,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创新能力提升步伐基本持平。
东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梯次下降,但西部追赶势头明显。《报告》显示,我国区域创新“三跑并存”的态势依旧,东部省份仍然是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中西部地区依然较弱。华东七省市创新能力全国领先,除福建、江西外,其余5个地区均位居全国前10位;在华南地区,广东一枝独秀,海南、广西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还需进一步发挥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优势,实现协同创新与联动发展;在西部地区,重庆、四川、陕西是西部地区领头羊,但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创新能力依然偏弱。
(二)领先地区创新优势明显且各具特色
《报告》考虑了一个地区创新体系建设、创新链条的形成以及创新环境的重要性,将区域创新能力分解为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5个方面。其中,知识创造用来衡量区域不断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知识获取用来衡量区域利用全球一切可用知识的能力;企业创新用来衡量区域内企业应用新知识、推出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能力;创新环境用来衡量区域为知识的产生、流动和应用提供相应环境的能力;创新绩效用来衡量区域创新对经济社会效益的推动作用。
《报告》发现,创新领先地区优势明显且各具特色。一般而言,创新能力领先的地区普遍具有相对落后地区所不具备的创新要素,如经济和科技基础较好、教育资源丰富且高等教育发达、市场经济相对成熟、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企业创新动力足等,这些要素相互促进,共同造就了一个地区较强的创新能力。
北京知识创造综合指标得分74.40,连续20年蝉联全国第1位,远高于其他省市。北京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科教与人力资源所带来的强大基础研究优势,在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规模、论文发表量等方面遥遥领先。此外,以中关村企业为代表的大量科技中小企业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排头兵。
上海知识获取能力居全国首位,但领先优势有所弱化。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沿袭了历史上对外开放、自由贸易的传统,还集聚了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外开放时间早、开放度较高、国际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为本地创新提供源动力。
江苏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企业创新方面,如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企业研发人员规模、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投入等指标排名全国第1。凭借良好的创新氛围、宽松的创新环境以及长三角经济体的联动发展,江苏仍然是创新能力领先地区之一,未来应继续保持创新投入的可持续增长。
广东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1位。广东创新能力突出,反映在创新的开放度高、外贸经济发达、市场活力较好、创新创业十分活跃,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近年来,广东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积极促进技术转移,加快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创新优势。特别是,在深圳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正蓬勃发展,正成为引领广东,乃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股重要力量。
(三)创新能力提升步伐各异,资源型地区转型压力依然较大
《报告》排名是针对一个地区创新能力与其它省(区、市)比较而言的相对排名,不是该地区创新能力的直接衡量。2019年各省(区、市)创新能力较上一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是有的地区快、有的地区慢,使得排名出现高低变化。
《报告》显示,2019年排名上升的地区有7个,分别是重庆、湖北、陕西、贵州、江西、宁夏和山西。其中,江西和宁夏均上升4位,提升幅度明显,主要是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两个方面表现抢眼;山西上升3位,转型动力强劲;贵州创新能力稳步提高,连续两年排名上升。2019年排名下降的地区有9个,包括天津、湖南、河北、辽宁、广西、青海、海南、吉林和新疆。其中,天津排名第9位,较上年下降2位,是2007年以来的首次下滑,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多个方面均有所下滑。
转型地区创新发展压力加大。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下,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资源型省份转型发展压力不断加大,地区分化趋势明显。2019年,辽宁、吉林进一步下降2位和3位,分别位居全国第19位和27位,黑龙江排名第28位,东北地区创新能力与其经济地位以及转型发展需求不相匹配。未来,在加快创新步伐、深化国企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还需要持续发力。
(四)不同地区的创新实力、创新效率和创新潜力差异较大
《报告》评价体系兼顾了一个地区发展的存量、相对水平和增长率3个维度,将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分解为创新实力指标、创新效率指标和创新潜力指标。创新实力是指一个地区拥有和投入的创新资源,包括科技投入水平、科研人员规模、专利数量和新产品数量等;创新效率是指一个地区单位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强调投入产出比;创新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创新发展的速度,也就是与上一年相比的增长率水平。通过对指标体系的分解,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和动态性。
在创新实力指标上,大省大市优势明显。2019年,广东创新实力指标排名第1,江苏、北京、浙江、山东紧随其后,浙江超越山东,前进1位。实力指标排名前10位的地区还有上海、湖北、四川、河南和安徽。
在创新效率指标上,北京、上海和天津位居前三甲,在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方面优势明显,广东、江苏和浙江分别位列第4、第5和第6位,重庆排名第7位。
一般来说,经济总量大、创新投入高的地区,其增速指标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基数小,其增速指标相对靠前。2019年,贵州综合潜力指标排名第1位,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后劲,宁夏、青海分别位列第2位和第3位。作为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重庆、广东和安徽潜力指标也表现抢眼,分别位列第5、第8和第10位。
(五)部分基础指标增长明显,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研发经费投入再创新高。2018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9518.2亿元,比上年增加1134.6亿元,增长13.5%;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5779.7亿元,增长16.5%,占比为60.7%。分地区看,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占全国总投入的13.7%,下同)、江苏(占12.7%)、北京(占9.5%)、山东(占8.4%)、浙江(占7.3%)和上海(占6.9%)。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研发经费投入不断提高为科技创新实现“并跑”和“领跑”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研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403.36万人年,较上年增长4.01%;全国21个省(区、市)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实现增长,增速超过5%的地区有1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数超过404.51万人,较上年增长4.6%;全国12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数增速超过5%,广东、重庆、贵州等7个地区增速超过10%。
三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专利产出稳步提升,直接反映了创新能力的不断上升。2018年,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数345959件,较上年增长5.81%;分地区看,全国有24个地区发明专利授权量较上年增加,14个地区增速超过5%,广东、浙江、安徽等10个地区增速超过10%。截至2018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60.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10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北京(111.2件)、上海(47.5件)、江苏(26.5件)、浙江(23.6件)、广东(22.3件)、天津(20.3件)、陕西(10.3件)、福建(9.8件)、安徽(9.8件)、重庆(9.1件)。
二、新形势下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面临的新挑战
尽管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实践中看,区域创新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尚有进步空间,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问题突出,“南北”与“东西”之间的差距拉大,协调发展面临挑战。尽管东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差距在缩小,但绝对差距依然较大,而且南北地区的差距在拉大。南方地区创新能力提升步伐明显快于北方地区,在排名前20位地区中,南方省市占13席。创新水平的“两极化”差距,增加了区域协同创新的难度,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带来挑战。
二是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现阶段,区域协同创新大多是在政府层面开展或者是在政府引导下进行的,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区域一体化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尚未有效破局,持续稳定机制也尚未有效建立起来。创新资源在区域内的充分流动与共享尚需更加有力的推动。
三是新一轮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创新方式。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创新应用层出不穷,催生了一大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能。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新产业形态,不仅改变了区域创新的逻辑、重点、方式与路径,也对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难以沿用论文、专利等传统指标进行测度。上述变化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相关工作都提出了新要求。
三、下一步建议
一是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制度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众包、众筹、极客等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和研发模式快速兴起,科技金融、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蓬勃发展,引导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效果凸显,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创新网络受地理限制的局限性,区域创新极、创新型大都市圈、创新走廊、创新型城市群不断崛起,一系列变化表征创新对科技组织体制改革的需求日益强烈。未来,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推进产学研用协作机制改革,促进开放协同创新,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二是鼓励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要依靠企业的创新。建议加快完善和落实好现有促进企业创新的相关政策,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力度,激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落实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调动科技人员各方面积极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财政和金融引导支持力度,强化金融和科技的结合,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推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等相关工作,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驱动道路。
三是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创新离不开人员、资源、市场、政策等创新生态环境支持,创新生态环境对区域创新效率、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未来,跨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应围绕区域产业链需求构建,从源头创新到成果转化,建立起完善的创新链条,通过协作机制引导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创新引领区域产业升级。
四是重视社会领域创新。当前,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快于社会创新步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使得社会公共服务的短板日益凸显,建议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重视并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创新工作,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 必赢线路检测3003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