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晓燕(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脱贫攻坚,科技是关键。在落实党的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我国扶贫领域以政策、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为抓手,着力开展创业扶贫、产业扶贫,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提高扶贫成效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结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科技扶贫行动方案》有关内容,选取我国科技扶贫的突出案例,展示科技扶贫成绩,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多层级科技扶贫配套政策的落实
1986年我国启动了科技扶贫工作,30多年来,在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扶持支柱产业发展、建设科技信息网络、培育龙头企业等科技扶贫的模式、路径和措施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动员和凝聚全社会科技资源,针对贫困地区突出存在的人才、技术短板,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展创业式扶贫,增强贫困农户的生产技能,提高贫困地区“造血”能力。科技扶贫30年系列宣传活动,总结了科技扶贫“大别山之路”“太行山道路”“陕北合力扶贫”等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一)政策跟进配套
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扶贫开发目标。
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科技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了三个着力。其中第十二章第二个部分“加大科技扶贫开发力度”,更是突出了科技扶贫的目标、方向和任务,加速了科技扶贫的步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树立“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科技部、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制定了《科技扶贫行动方案》(以下称《方案》)。坚持“需求导向、人才为先、科技支撑、统筹资源”,围绕“精准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瞄准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具体需求,启动了“科技扶贫信息共享暨成果交易平台”。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要素对接、创业扶贫、人才培训、科普惠农等行动,到2020年基本形成贫困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方案》为攻城拔寨冲刺阶段的科技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二)措施出台更新
2016年是落实《决定》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科技部成立了科技扶贫领导小组,以“精准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原则,积极谋划“十三五”科技扶贫工作,继《方案》之后,又制定出台《关于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科技部2016年科技扶贫工作要点》等6个文件。由科技部牵头协调,建立部、省、市、县四级科技管理部门抓科技扶贫工作的联动机制,上下贯通,形成合力,为“十三五”科技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还组织编制了《科技扶贫规划》,推动实施“一县一策”,通过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每个县1000万元,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挂钩。积极打造农业农村领域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首批638家“星创天地”建在贫困地区的有72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6年培训农民85万人次。2018年3月的“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1次提及“脱贫”,8次提及“扶贫”,可见国家对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视和决心。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我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成效逐步显现
“十二五”期间全国就涌现出一批科技扶贫典范,归为8个科技扶贫经典案例。从规划引领、园区带动、技术突破、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信息扶贫、创业扶贫、远程医疗、生态治理等不同角度,展示了科技创新助推脱贫攻坚的精彩故事。2016年,科技扶贫精准脱贫首战告捷。在定点扶贫方面,4个定点扶贫县精准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80人增收致富;在片区扶贫方面,2015年秦巴山片区贫困人口降幅在14个片区中排名第二;在行业扶贫方面,仅通过“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计划的实施,全年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00万人。科技扶贫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科技扶贫单节列入《“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在脱贫攻坚承上启下的2017年,科技部乘势而上,坚持落实、落细、落小,统筹推进点、片、面扶贫,推动科技扶贫再上新台阶。积极开展“百千万”科技扶贫工程,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科技资源投身脱贫攻坚。在贫困地区建设“一百个”科技园区、星创天地等,为科技扶贫搭建平台载体;建立“一千个”科技精准帮扶结对,加快推进东西部协作扶贫,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与贫困地区对接;实现“一万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农民生产技能,以产业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理念指导下,2013年至2018年,我国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6年间,全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2018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东部9省市全年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77亿元,动员社会帮扶资金48亿元,帮扶144万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预计“三区三州”(“三区”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省藏区,“三州”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全年将减贫130万,贫困发生率下降6.4个百分点,高出西部地区平均降幅3.3个百分点,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预计全年减贫480万人。
案例一 科技列车云南行
2018年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重点示范活动之一的“科技列车云南行”在云南省曲靖市启动。全国100余名专家在云南4个州市(曲靖、昭通、文山、丽江)开展一系列科技服务和科普活动,他们组成农业、医疗、科学找矿、科普等多支服务队奔赴农村、学校、医院、科研机构,开展农业、环境科技、精准医疗、找矿等服务,并组织特色科普示范及培训。
“科技列车行”活动从2004年发起,至今已有15年。这项活动已成为科技惠民和科技服务基层的知名示范品牌,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老区的创新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多措并举的科技扶贫实施进展
(一)推动科技人员支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建设
1986年以来,科技部多次选派科技扶贫团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三区”开展科技扶贫,涌现出以李保国、赵亚夫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谱写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壮丽诗篇。
(1)扶贫方向明确。科技部2016年10月颁发的《科技扶贫行动方案》“重点任务”(五):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行动。针对贫困地区需要就地脱贫的10万个贫困村,组织动员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促进科技能人与致富带头人、技术成果与贫困地区需求、创业扶贫政策与扶贫项目紧密结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本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全国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的全覆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17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东西部协作交流会,李克强总理强调帮扶双方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继续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进一步创新完善协作模式,加强精准帮扶,努力在培育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上取得更大进展,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走上致富路。
(2)扶贫组织不断完善。科技扶贫对缓解和最终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具有长远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农村几十年科技扶贫实践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科技扶贫理论突破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如何适应贫困地区农民经济行为特征,以及通过改变农民经济行为,提高科技扶贫的效果,选择合适的道路,是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从完善组织的角度,我国因村选派帮扶干部,调整3500多个贫困乡镇党委书记,配强5000多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组织77.5万名干部驻村帮扶,选派19.5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组织薄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
(3)扶贫资金丰腴到位。十八大以来(2013—2017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总额达4642.1亿元,2017年较2016年有明显增长。2018年,中央财政预算扶贫专项资金过千亿。2018年,财政部将新增安排的20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其中,安排120亿元新增资金用于支持“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并明确要求“三区三州”所在省份要按照不低于2017年的资金规模,保障投入力度;其他省份也要统筹安排资金,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此外,扶贫小额信贷也稳步推进。
(4)扶贫方式日趋多元。在扶贫方式上,从单纯财政补助、捐赠扶贫,到易地搬迁、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扶贫模式屡屡创新,扶贫主体也越来越多,从政府到企业和个人都加入了扶贫大军。东部9个省、13个城市,中西部16个省(区、市)参与扶贫工作。
(5)扶贫人才多方参与。1986—2015年,科技部先后向包括井冈山区在内的贫困地区选派了28届科技扶贫团,累计近500人次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中央机关、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在2016年选派225名挂职干部的基础上,2018年4月,又被中央组织部选派了283名“70后”男性为主的干部到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挂职锻炼(简称“西老革”)。上海调集28家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每年选派120余名业务骨干、安排1680万元专项资金,对口帮扶云南省28家贫困县(集中分布在永平、牟定、祥云、陇川四县)县级医院,实现精准健康扶贫。
(二)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转化推广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科技扶贫行动方案》“重点任务”(二):成果转移转化行动。面向贫困地区推介最新创新成果,发布“技术成果包”“产品成果包”“装备成果包”,增强贫困地区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围绕贫困地区支柱产业转化推广50000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成果,针对“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示范带动一批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1)明确的帮扶目标。科技扶贫瞄准贫困地区发展中突出存在的科技和人才短板问题,动员组织全国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培育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化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提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内生发展动力和科技管理服务水平,增强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集聚人才,培养本土人才,引领当地产业发展,带动农户精准脱贫,强化“造血”功能,为扶贫开发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为提升“三区”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支持“三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科技部、国务院扶贫办等研究制定了《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目标是自2014年至2020年,每年选派2万名科技人员到“三区”提供科技服务、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每年为“三区”培养2500名本土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积极推动“三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围绕“三区”支柱产业大力引导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为“三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
案例二 小康之路的指路人——赵亚夫 田孟良
2001年,赵亚夫从领导岗位退下,到镇江市最贫困的一个村——位于茅山革命老区的戴庄村蹲点。数十年的农村工作经验使他注意到农村问题的症结:少数人占用大量生产要素和资本,还同时占用政策补贴,资产不断扩张,大多数农户却缺乏出路,集体经济也很难发展。“穷的继续穷,而富的愈富”。为改变这种现象,赵亚夫将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严格执行社员相对平均入股,均分红利,将盈利的80%都分给社员。合作社本身则参照日本农协经验,对社员提供从产前、产中、产后甚至生活的一系列服务。
赵亚夫引导农民建立江苏首个村级社区有机农业合作社,开发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系列有机农业技术,农业效益提高 3~5倍,2016年,戴庄人均收入高达23800元,成为镇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年,赵亚夫获得“全国扶贫攻坚贡献奖”。
田孟良在高原藏区特困村玛目都村指导当地牧民种植川贝母、大黄等中药材,悄然改变着藏民们靠“养牦牛、挖虫草”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这里也形成了以高原汉藏药材人工栽培及野生抚育示范基地、“农旅结合”特色花卉示范带等为龙头的扶贫产业集群,带动了50户以上农户脱贫,户均增收8000元。
(2)有效的帮扶成果。自1996年国家启动对口帮扶政策以来,沪滇两地在科技合作等方面成效显著。1995年,上海与云南两地科技部门签署了《关于进行双边对口科技合作意向书》。20多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精心筹划,划拨专项经费,搭建各类人才双向交流、科技联合攻关、资源整合相关平台,拓展互动交流渠道,力争实现资源互补、技术共用、人才共享,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海农业科学院自1996年起,与云南省各州市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依托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人才资源优势,聚焦当地农业主导产业,以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为主要途径,致力于示范推广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集成示范农业实用技术与关键产业技术,培育农业技术骨干,孵化现代农业示范区,突破农业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上海农业科学院先后派遣年轻科技骨干赴滇长期蹲点,协助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筹建产学研联合体,实施专项技术培训,加强产学研对接,开展科技成果巡回展示等;充分发挥云南桥头堡作用,向周边界国家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推动相关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实力提升。
案例三 上海市农科院科技援滇20多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科技示范扶持产业:上海市农科院依托上海市搭建的各类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宣传推介。着力于农业种源与技术,根据对口支援地区的需要以及市农科院的自身优势,引进适合当地的农作物品种,建立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配套技术。
联合进行科技协作攻关:上海农科院科技人员积极与当地联合申报科技项目,推广高效优质农业新品种,集成示范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先后实施了《沪滇迪庆州松茸保育促繁保民生研究》《复合立体生态茶园栽培技术研究》《优质紫黑糯玉米推广种植和加工示范项目》等多个项目。
输送智慧培训农业人才:上海市农科院采用“专家走出去,学员请进来”、短期集中学习与个别中长期学习等多种方式来开展培训工作,提升云南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农业人才。通过多种人才行动计划,先后选派果树、花卉、蔬菜、设施农业等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到云南红河和怒江进行为期一年的驻地工作,指导实际生产。此外,根据云南产业发展需求,借助于国内交流中心等平台,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核心人才等方面,常年不定期组织专家团前往受援地,与地方农业推广部门座谈交流,与当地农委(农牧局)联合举办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班,进行现场指导与培训。
北京市科委在新疆和田沙漠地区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西藏拉萨等地设立奶源收购网络、在内蒙建立马铃薯加工产业化基地等,将北京的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带到了贫困地区,切合当地实际的科技扶贫项目陆续实施,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北京企业发展。
案例四 京蒙合作乌兰察布蛋鸡养殖科技扶贫
在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支持下,内蒙古丰业生态发展公司从北京引进2万只“农大3号”节粮型蛋鸡和北京油鸡,拉开了“京蒙合作乌兰察布蛋鸡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序幕。项目选取2个示范点养殖北京油鸡,把北京油鸡和饲料分给农户,垫付鸡雏、饲料费用,产蛋后扣除成本所得利润归贫困户所有,同时还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北京对口帮扶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科技扶贫,推广油鸡和蛋鸡养殖技术,目前建立了玫瑰营镇、三岔口乡、平地泉镇、土贵乌拉镇、固尔班镇5个示范点,带动406户养殖北京油鸡,其中贫困户386户,户均增收8000多元。
(三)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创业资源向贫困地区集聚
《科技扶贫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六):脱贫带头人培养行动。以“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为抓手,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强对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每年培养15000名左右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向贫困地区选派优秀干部和科技人才挂职扶贫,择优接收贫困地区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家部委学习锻炼。
案例五 科技特派员“北京模式”
北京市科委于2005年首次提出建设“乡土化、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农村科技协调员新型服务体系,在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建设工作,经过10多年深入挖掘农村本土人力资源,培养了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一个政府主导、市场导向、双向互动、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全面支撑首都农业发展的科技特派员“北京模式”已经形成,得到了科技部的高度认可。
截至2017年9月,北京市拥有自然人科技特派员7617名,法人科技特派员456家;推广新技术496项、引进新品种167项;服务农民33万余户,农民实现增收21万余户,带动劳动力就业1万余人。
三、提升科技扶贫成效的对策建议
理念有待更新。科技扶贫理念需深入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内心。很多人认为科技扶贫是“高、大、上”的事,是科研工作者的事。认清产业是实现科技扶贫的载体,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共存共进的意识,是做好科技扶贫的基础。
措施有待丰富。了解贫困人群、贫困村具体的状况是精准施策的基础。贫困村存在哪些致贫因素?有哪些特色资源优势?需要组建什么样的科技服务机构?要开展项目调研,分析产业优劣势,引导贫困村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涉农企业、龙头企业积极申报扶贫类项目,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实现贫困村、贫困户长效脱贫致富。
能力有待提升。扶贫对象接受科技扶贫的能力有待提升。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将“扶志”与“扶智”结合起来,是科技扶贫的关键环节。现存的贫困既有物质贫穷方面的,也有精神匮乏方面的。贫困户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接受新东西的意识淡、能力弱,加上思路不开阔,对科学的种植、养殖等技术掌握速度慢。所以,要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要有能人带领,让他们看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魅力,以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要有田间农业科学家教会他们科学种养技术。
产业有待精准。承载科技扶贫的产业有待精准。要针对贫困地区气候、土壤、交通等不同资源环境条件,遴选因地制宜的具有区域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并且把产业项目和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对接,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产业,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户。
人才有待跟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年,将科技系统的生产力转移中心向乡镇下沉、向田间地头下沉,为科技兴农、为我国脱贫攻坚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阶段后,需要更多的科技特派员走村串户去推广科技脱贫致富的技术。目前的问题,一是科技特派员制度还未纳入有关派出单位的人事制度和考核制度之中,影响了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二是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偏少,不利于更有效开展工作;三是人数相对比较少,一些人驻村时间比较少,服务水平也亟待提高。亟需配套政策解后顾之忧,加强多元化的科技扶贫人才队伍建设。
各方需要联动。科技扶贫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产业、产品上,如何让实物的产品变成货币收入,是贫困户最关心的问题。贫困地区产品怎么卖出去?要组织贫困地区的合作社、企业等各类农业生产主体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全国品牌推进会等各种展销活动,帮助贫困地区利用互联网平台推介特色农产品。特别是在落实消费扶贫的进程中,推动批发市场、经销商、大型超市与贫困县乡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同时,指导贫困地区培育差异化比较优势,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生产适销对路农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 必赢线路检测3003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