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1,彭奕1,欧阳进良1,朱学彦2,黄灿宏1
(1.科学部科技评估中心;2.上海科学学研究所)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牵引,建立健全科学、精简高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是创建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任务式指挥”管理模式起源于美军,具有响应迅速、运行高效、分布决策的特点和优势。基于当前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和要求,本文借鉴“任务式指挥”理念在运行中职责清晰、高效快速、推进有序等特点,思考将该理念应用于改进科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科技管理效能。
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暴露出当前科技管理过程中仍存在部分效率低下与响应迟缓等问题,难以满足科技创新发展形势的需求。为提高科技管理效率,支撑科技体制改革,需探索创新科技管理方法。“任务式指挥”理念是一种源于军事战争的指挥理念,发源于普鲁士及后拿破仑时代的军事思想,具有目标明确、响应高效、推进有序等特征。随着其内涵的不断发展延伸,“任务式指挥”理念已逐步应用于除军事外的其他领域。如徐文鹏(2019)等分析了故障模式下航天测控任务指挥自动化流程的优化,孙浩(2018)等分析了战区主战体制下联合投送任务式指挥思想,毛瑞鹏(2020)分析了联合国一体化改革过程中借鉴其相关思想的实例等。本文在研究“任务式指挥”思想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特点特征,并对其在改进科技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一、“任务式指挥”理念在各领域应用的案例
“任务式指挥”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下级指挥员应当在充分研判战场态势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决定,而不是事事等待上级指挥员决策,以致丧失战场主动权及最佳时机( 大卫·布兰顿,2016)。其核心内涵是在极端或复杂条件下,一种结合了领导、管理和决策的行为。
“任务式指挥”理念广泛应用于各类战争。随着信息网络、高科技装备等的发展,战争形势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凸显,“任务式指挥”的灵活机敏、适应力强等特点更适用于复杂多样的现代作战模式(格雷戈里·凡特纳特、凯文·本森,2014)。其通常应用于基层连队作战、联合空战、智能化战争及网络空间战等领域。如:美军在1945年的菲律宾科雷希多岛联合作战中成功运用“任务式指挥”,顺利从日军手中夺回了重要岛屿(曹继锴、于淼、王建立,2015)。
“任务式指挥”理念在联合国管理改革“一体行动”中有所体现(汤蓓,2016;Tana Johnson,2010)。联合国管理改革的“一体行动”旨在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方案拟订和监测框架,来开展业务改革,注重发挥驻地高级官员的作用,完善联合国系统发展领域业务活动的政府间决策,从而使联合国国家活动更加一致、有效和具有现实意义,并取得更好的收效。
“任务式指挥”理念被企业应用到经营管理过程中。近年来,“任务式指挥”的理念得到部分企业的学习借鉴,并应用于其经营管理中。如:华为公司结合自身管理,引入“任务式指挥”,完善了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具体的变化体现在:组织变革方式以目标客户需求为导向,由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组成的“铁三角”模式的工作界面直接对接客户;为了保证前线的需求,将原本集中于公司总部(或后台)的决策权,向前线“铁三角”工作小组转移,让这些在前线听得见炮声的一线员工根据授权与前线需求形势来决策。“任务式指挥”模式的应用,使华为的决策更贴合市场需求,有效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益和产品竞争力(周抗,2015)。
二、“任务式指挥”理念与应用于改进科技管理的探索
(一)“任务式指挥”理念与科技管理的共同点
“任务式指挥”之所以能成功应用于军事实践和企业经营,得益于其具有目标明确、响应迅速、应急处置能力强和人员主动性强等特点。借鉴延伸到科技管理中也有相应的共同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管理流程上,强调指挥官意图明确,任务目标清晰明了,并对每个阶段分解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实施评估—反馈—调整”。这与科技管理过程中对重大项目/事项推进情况进行实时跟踪,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及时调整,进而保障最终目标保质保量完成相同。
二是在运行机制上,“任务式指挥”强调团队对任务目标形成共识,强化各级指挥员责任意识,注重上级指挥员的深度参与、提出清晰明确的指令。这与科技管理过程中注重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同时注重充分发挥一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相同。
三是在团队能力上,“任务式指挥”成功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形成上下级相互信任的文化,通过交流促进理解,通过共同工作培养感情,对领导意图和任务目标形成共识,在上下级之间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这与科技管理过程中要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管理团队、做好协同与分工相同。
四是在个人素质上,“任务式指挥”要求各级人员具备自主执行能力,从而对各级主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极大增强各级主管人员的洞察力、判断力、主动性和敏捷性。这与科技管理过程中须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发生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的要求相一致。
(二)借鉴“任务式指挥”改进科技管理模式的路径探索
科技管理工作是个复杂系统,任务类型多、差异大,组织授权、资源配置及人员选用各有侧重,科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如上级领导意图难以贯彻落实到基层、管理层级过多、决策效率不高、快速应变能力不强等问题,可参考借鉴“任务式指挥”的理念予以改进和完善。但“任务式指挥”不适宜直接嵌入科技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适应性分析和梳理,确定好适宜的实施路径。
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及座谈访谈,总结出“任务式指挥”适宜在以下四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目标清晰可考核、任务过程可分解的任务。上级对科技管理工作任务目标和预期达成效果具有明确的指示,能言简意赅地表达指挥思想和工作思路,既能使下级指挥人员明确上级领导意图,同时能在明确的目标框架下发挥主动性开展工作。二是组织方式灵活可变、团队组合灵活可拆分的任务。为达成任务目标,高效地协同相关部门和机构,促进协作人员之间交流互动,同时推动工作任务面对外部情况变化能做出迅速调整和响应,尤其在上级指挥官明确需要跨部门、跨机构协同开展完成的任务中。三是科技管理过程中的应急突发工作任务。应急任务的开展需要突破科技管理任务部署的一般体质机制,尤其在工作进展跟踪、汇报及分工部署上要充分体现各级管理人员的自主性,发挥自主决策和独立执行特殊任务的能力。四是重大工程和产品类项目管理。大型装备制造或系统研制等具备集中系统下分布实施特征的科技活动,需要有大团队、大投资,集聚科学界、产业界众多专家,甚至举国体制来完成的项目。
三、借鉴“任务式指挥”理念改进科技管理的几点思考
针对当前科技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管理层级冗杂、决策效率不高、快速应变能力不强等问题,可以通过借鉴“任务式指挥”理念,依托高效的科技管理平台,打通各级管理层级之间的信息隔阂,达成上下级沟通顺畅、信息实时传导,进而优化科技管理机制,提高决策和工作效率,有效服务科技创新全局。
一是构建顶层指挥系统与信息平台,建立应急数据库,有效保障重大事项变更、调整的应急处理。构建顶层指挥系统与信息平台,增强统一指挥调度与信息交换共享。注重管理过程中数据积累,建立应急数据储备,包括重要数据、重大事件处理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充分保障管理人员在遇到类似问题发生时,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二是强化责任机制,在授权范围内拥有自主权。在项目实施前,明确各方责任,确定责任主体(包括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充分保障项目目标完成。同时,可根据项目类型或特点,考虑通过授权的方式,给予一线管理人员一定权限范围内的事项决定权,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与积极性。
三是强化任务协同与分工,建立尊重科研规律的过程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合理进行任务分工,做好协同,保障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科学探索类项目要充分尊重科研规律,做好重要节点的“里程碑”式管理,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自主权,激发创新活力动力。
四是探索“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管理改革。对于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可考虑“试点”的方式,遵循高度共识、谨慎决策、小范围试验、严谨评估、逐步推广、有序推进的原则,在“试点”范围内运行良好、取得共识意见后,再根据情况大范围推广应用,减少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五是加强日常管理培训,注重积累,促进管理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加强平时的管理培训,通过定期组织管理培训班,及时解读最新政策要求,提升管理人员敏感性。同时,可考虑组织分专业领域的业务培训班,提升管理人员对项目具体实施内容的了解能力与水平,提高综合能力。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 必赢线路检测3003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