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深入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报告内涵,找准科技创新的发力方向,在实践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深刻理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这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尚属首次。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离开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是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党确定的战略新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为共同富裕的初步实现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为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支撑;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根本要义和重大部署。
深刻把握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重点
夯实共同富裕基础迫切需要科技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是保障国家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需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发展受制于人的局面,更加需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没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的物质技术基础则无从谈起。要牢牢把握科技主动权,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安全、自主、可控的经济循环,提升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高水平共同富裕依赖积累强大科技创新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共同富裕的最优解,为做大蛋糕和做好蛋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可以提升全社会创造智能化、绿色化、定制化等高价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扩大内需规模总量,促进经济总量稳步、持续、合理增长。科学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推动质量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培育更多有竞争力、高增长的新产业,壮大中小微企业群体,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持续稳步提升居民收入。
实现共同富裕的制胜之道在于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体现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主动性。守正创新则更凸显了党在新征程中的历史创造性。守正创新的关键在于遵循中国发展实际和具体国情,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由于中国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解决发达国家现代化没有解决的贫富差距问题。科技创新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标准,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走中国特色创新之路。
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战略支撑力
坚持人民至上,加快民生科技发展。站稳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形成科技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全社会的创新参与度,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全力攻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在粮食供给、工业制造、现代能源、交通信息、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的科技安全,提高科技供给能力,构建绿色创新、包容性创新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集聚战略科技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产业融合,持续突破量子科学、脑科学等基础前沿领域技术,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跃升,聚焦“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健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互融互促的研发组织模式,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路径。以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圈融合创新,促进科技强、产业优、生态美,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加强区域科技合作与城乡要素流动,推动均衡协调发展。统筹协调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快数据、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城乡互动,推动技术扩散,带动技术创业。加快东西部科技合作、南北方合作,推动创新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倾斜,增强科技创新的可及性、创新成果的均衡性。以“科技兴农科技富农”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民收入,促进发展平衡性。加快创新型城市(县)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对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的支撑引领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刘冬梅系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党委书记、研究员;冉美丽系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区域科技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2-10/21/content_543188.htm?div=-1)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 必赢线路检测3003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