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从制度建设着眼,对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整体部署。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各国政策支持重点正从单点技术突破向创新全链条布局转变。面对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必须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
对关键科技创新要素进行系统布局
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的核心在于对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等关键创新要素系统布局,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逐步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管理体系。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要求,我国系统化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打通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政策体系。
一是完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一体化部署,按照“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项目实施”原则,形成覆盖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全链条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二是优化国家重大创新平台的一体化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分工明确,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有机衔接、相互支撑的总体格局。
三是强化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组织机制,支持中央企业、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各类企业参与或牵头承担国家科技任务,参与组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围绕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组建创新联合体。
四是促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示范应用,开展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工程,完善应用场景建设,探索市场准入、首台套、政府采购、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题债等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上述举措的合力作用下,我国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效率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科技体制仍面临科技计划分散、创新平台定位尚需明确、协同机制有待优化完善、企业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参与度不高、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推进缓慢等问题,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存在诸多挑战。
进一步健全全链条支持机制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重点领域,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平台、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链条部署,促进融通创新和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利用。我国应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前瞻性谋划、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引导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一,以新体制、新机制抓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立项管理和组织实施。在新一轮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改革和部署上体现全链条布局要求,完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机制,杜绝国家项目部门化、行业化、地方化、企业化。加快实施科技创新2030等重大项目,在空天科技、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尽快部署一批更具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上的堵点问题,系统梳理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科技攻关。推动企业在国家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中发挥更大作用,完善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机制,优化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实施细则。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重大科技项目中扩大基础研究项目比重,强化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第二,加快创新平台基地系统化布局和体系重塑。围绕基础研究、技术突破、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环节,重塑形成以国家级平台基地为核心、部级平台基地为支撑、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体系架构,加强对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支撑保障。尽快完成部级平台基地的清理、规范、整合工作,形成平台基地“白名单”。强化“白名单”内的平台基地的专业化管理和项目、人才、政策一体化部署,尽快完善各级平台基地的分类支持、管理、评价机制。
第三,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与产业互融互通。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鼓励通过协同攻关、资源共享、要素共用、渠道互动等方式,建立促进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各类主体深度融合机制。大力发展以开源为代表的开放、协同、共享的新型生产方式,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连接和广泛共享。推动国有、民营大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和应用场景,提供技术牵引和成果转化支持,构建大中小、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创新生态。在国家层面出台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总体规划和实施细则。加强对链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激励与系统支持,推动高水平创新资源加快向链长企业集聚。
第四,突出需求牵引,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良好生态。完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应用转化机制,把面向需求、推广应用贯穿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全过程,尽快形成产业竞争力和现实生产力。加大重大科技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支持力度,创新支持方式,对重大科技成果的国产化应用设立量化目标,建立重大创新项目政府订购首购机制。促进各类企业成为成果转化的主体,解决科研单位、科技人才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机制问题。引导和支持地方政府、领军企业着眼产业链全局推进场景建设,重点在制造、能源、金融、物流等领域打造更多高质量应用场景。
(作者:陈健,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副研究员 陈志,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4-01/15/content_565661.htm?div=-1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 必赢线路检测3003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