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新质生产力纵横谈】
刘冬梅 杨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将科技创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紧密相连,要求我们必须从生产力发展这一更宏大视角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与复杂性。从历史上看,主导技术是开启新的“技术—经济轨道”、实现生产力跃升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科技创新必须实现主导技术突破,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充分认识抢抓主导技术的重要性与挑战性
整个人类发展历程伴随着生产力的革新,但只有主导技术才能推动产业体系与经济体系变革,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主导技术具有强大的渗透性与革命性,能够显著变革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乃至改变整个社会和世界格局。其包括通用技术,也包括改造传统产业、塑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战略性新兴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开启“技术—经济轨道”和塑造“技术—经济范式”的巨大能量。因此,一般增量型或渐进型技术革新不能称之为主导技术;局限在相对独立、狭窄领域无法扩散的技术革新,也不能称之为主导技术。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既要求充分认识抢抓主导技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要求充分认识主导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复杂性与挑战性。
历史上,主导技术是推动生产力跃升的绝对主力,也是大国力量更迭和国际格局演变的重要推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丧失冶金霸权,并丧失与钢铁产业密切相关的汽车、铁路、机械制造等众多领域的发展优势,德国钢铁冶炼技术后来居上,一举成为钢铁与机械制造领域的佼佼者。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在半导体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让美国率先进入信息经济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进程中,移动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我国顺利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第一梯队。
全球进入主导技术战略竞争时代,我国支撑主导技术突破和转化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近年来,人工智能等主导技术成为主要经济体竞相追求、集中发展的对象。与此同时,我国在主导技术研发与转化方面还存在问题与短板。基础研究方面,我国战略导向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顶尖人才与团队偏少,系统化、组织化推进的原始创新不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基础前沿问题研究与生产实践需求结合不紧,问题凝练机制有待完善;科研机构与产业界合作研究密度偏低,支撑“深度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的机制不完善、金融支持不足。
我国只有在主导技术上有所作为,才能不再错失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未来5—15年是新的“技术—经济轨道”集中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半导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量子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已经展现出开启新的“技术—经济轨道”的巨大能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聚焦这些关键领域,通过抢抓主导技术突破与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轨并轨”,实现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轨入轨”,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发展态势。
聚焦主导技术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只有掌握主导技术的自主权与主动权,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产业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的跃迁。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围绕主导技术做文章。
一是聚焦主导技术体系化能力建设,加速我国进入新的“技术—经济轨道”。首先,要构建主导技术感知体系,明确未来应用场景,并以此为基础加快制定前沿技术清单,凝练形成重大科技任务。其次,对于确定的重要技术方向,同步加强资源配置、产业政策等配套,形成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研发任务体系布局。最后,充分利用我国市场规模巨大的特点,发挥场景驱动优势,形成对主导技术产业化的强大市场拉力。
二是把握主导技术孕育与转化的规律特征,推进科研范式变革与“深度技术”创新创业。主导技术形成新质生产力,往上离不开不断涌现的科学突破,往下离不开蓬勃发展的创新创业。科研方面,要大力推进智能化科研范式(AI for science)变革,充分重视模型、算力和数据等为推进科学突破与颠覆式创新的新要素,加快人工智能资源公共平台、算力平台等新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遵循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非共识性研究的评审与资助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应充分认识主导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深度技术”创新创业特征,突出表现为高风险和高资本密集,需要耐心的长期融资,存在重大的市场失灵。要探索建立“深度技术”转化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和捐助向“深度技术”创新创业领域倾斜。
三是以良性预期为导向深化改革,形成主导技术大突破、新质生产力大发展的社会环境。推动主导技术更快突破与更好迭代,关键在于通过深化改革形成科研、创新、生产与个人发展四类良性预期,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科研方面,要通过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科学的项目评审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等塑造良性预期;创新与生产方面,要通过构建便利的融资机制、开展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升级迭代技术产品标准、打造充足的潜在市场空间、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等,塑造良性预期;个人发展方面,要通过扩大终身教育的可及性、提升知识价值的获得感等,塑造良性预期。
(作者刘冬梅系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党委书记、研究员;杨洋系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副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4-04/22/content_570417.htm?div=-1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 必赢线路检测3003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